標準信息
標準號:GB/T 41772-2022
標準名稱: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 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
發布日期:2022-10-14
實施日期:2023-05-01
批發部門: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
歸口單位: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
起草單位: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、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云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、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、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曙光易通技術有限公司、廈門瑞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、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郵電大學、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、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、福建海景科技開發有限公司、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、惠州學院、國網區塊鏈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、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、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、公安部第三研究所、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聯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、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、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、羅克佳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澎思科技有限公司、中科視語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、廈門熵基科技有限公司、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、廣東中科臻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、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、北京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、圣點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廣東九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
起草人:蔣慧、鐘陳、宋繼偉、吳一超、楊春林、劉倩穎、趙春昊、林冠辰、劉麗娟、程冰、張麗、賈霞、李杰、閭凡兵、陳子灃、鄭東、謝佩博、何一凡、陳書楷、賀斌、孫榮榮、楊敬鋒、黃來青、王博、羅中良、何強、朱倩倩、梁鼎、李瑋、宋方方、王文峰、李軍、孟凡輝、王春茂、吳子揚、蔣增增、朱勝賢、劉月霞、方斌、張晉芳、郝敬松、王啟立、張鑫、廖強、于雪平、王金橋、林曉清、李佩佩、唐健、雷劍梅、蔡春水、朱亞軍、馮婭東、龔瓊、王棟、閆俊杰、王志芳
標準簡介
本文件給出了人臉識別系統的架構及業務流程,規定了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。
本文件適用于人臉識別系統的設計、開發與應用。
相關標準
GB/T 42018-2022 信息技術 人工智能 平臺計算資源規范
GB/T 41784-2022 信息技術 實時定位 視覺定位系統數據接口
GB/T 41813.2-2022 信息技術 智能語音交互測試方法 第2部分:語義理解
GB/T 41803.1-2022 信息技術 社會保障卡生物特征識別應用系統 第1部分:通用要求
GB/T 41800-2022 信息技術 傳感器網絡 爆炸危險化學品貯存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要求
檢測優勢
檢測資質(部分)
檢測流程
1、中析檢測收到客戶的檢測需求委托。
2、確立檢測目標和檢測需求
3、所在實驗室檢測工程師進行報價。
4、客戶前期寄樣,將樣品寄送到相關實驗室。
5、工程師對樣品進行樣品初檢、入庫以及編號處理。
6、確認檢測需求,簽定保密協議書,保護客戶隱私。
7、成立對應檢測小組,為客戶安排檢測項目及試驗。
8、7-15個工作日完成試驗,具體日期請依據工程師提供的日期為準。
9、工程師整理檢測結果和數據,出具檢測報告書。
10、將報告以郵遞、傳真、電子郵件等方式送至客戶手中。
檢測優勢
1、旗下實驗室用于CMA/CNAS/ISO等資質、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證書。
2、檢測數據庫知識儲備大,檢測經驗豐富。
3、檢測周期短,檢測費用低。
4、可依據客戶需求定制試驗計劃。
5、檢測設備齊全,實驗室體系完整
6、檢測工程師 知識過硬,檢測經驗豐富。
7、可以運用36種語言編寫MSDS報告服務。
8、多家實驗室分支,支持上門取樣或寄樣檢測服務。
檢測實驗室(部分)
結語
以上為GB/T 41772-2022 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 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的檢測服務介紹,如有其他疑問可聯系在線工程師!
















京ICP備15067471號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