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測信息(部分)
問:什么是傳輸特性檢測?
答:傳輸特性檢測是針對信號傳輸設備或介質的性能評估,涵蓋信號衰減、帶寬、阻抗等參數,確保產品符合行業標準和應用需求。
問:該檢測適用于哪些產品?
答:適用于光纖、電纜、無線通信模塊等傳輸介質及設備,廣泛應用于通信、電子、航空航天等領域。
問:檢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?
答:驗證產品的傳輸效率、穩定性及抗干擾能力,為研發改進、質量控制和合規認證提供數據支持。
檢測項目(部分)
- 傳輸損耗:衡量信號在介質中傳輸時的能量衰減程度。
- 帶寬:表征介質或設備可承載的有效頻率范圍。
- 阻抗匹配:評估傳輸路徑中阻抗連續性對信號反射的影響。
- 信號失真度:檢測信號波形在傳輸過程中的畸變程度。
- 誤碼率:統計數字信號傳輸中錯誤比特占比。
- 時延:測量信號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時間延遲。
- 串擾:分析相鄰信道間信號干擾的強度。
- 回波損耗:量化信號因阻抗不匹配導致的反射損失。
- 相位一致性:評估多通道傳輸系統的相位同步性能。
- 噪聲系數:表征設備引入額外噪聲的程度。
- 功率容量:測試介質或設備可承受的最大傳輸功率。
- 截止頻率:確定介質支持信號傳輸的最高頻率閾值。
- 群時延波動:分析信號不同頻率成分的時延差異。
- 散射參數:通過S參數矩陣描述高頻網絡傳輸特性。
- 極化特性:評估介質對電磁波極化方向的影響。
- 溫度穩定性:測試傳輸性能在溫度變化下的波動范圍。
- 抗拉強度:測量線纜在受力時的物理耐久性。
- 屏蔽效能:量化設備對外部電磁干擾的隔離能力。
- 頻響曲線:繪制信號幅度隨頻率變化的響應圖譜。
- 諧波抑制:檢測設備對非基波頻率信號的抑制能力。
檢測范圍(部分)
- 光纖通信系統
- 同軸電纜
- 雙絞線
- 射頻連接器
- 微波器件
- 無線通信模塊
- 衛星傳輸設備
- PCB高頻板材
- 天線陣列
- 光模塊
- 以太網交換機
- 5G基站組件
- 毫米波傳輸系統
- 水下通信電纜
- 工業總線電纜
- 汽車CAN總線
- 醫療影像傳輸線
- 航空航天線束
- 量子通信設備
- HDMI/USB數據線
檢測儀器(部分)
- 網絡分析儀
- 頻譜分析儀
- 時域反射計
- 光功率計
- 誤碼率測試儀
- 示波器
- 阻抗分析儀
- 信號發生器
- 高低溫試驗箱
- 電磁屏蔽測試艙
檢測標準(部分)
GB/T 15972.49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9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微分模時延
GB/T 27926.6-2021 金融服務 金融業通用報文方案 第6部分:報文傳輸特性
GB/T 15972.47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7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宏彎損耗
GB/T 15972.45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5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模場直徑
GB/T 15972.41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1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帶寬
GB/T 15972.43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3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數值孔徑
T/CECA 53—2021 具有2000MHz傳輸特性的數字通信用對絞多芯對稱電纜
GB/T 15972.42-2021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2部分:傳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波長色散
GB/T 18015.7-2017 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 第7部分:具有1200MHz及以下傳輸特性的對絞或星絞對稱電纜 數字及模擬通信電纜分規范
GB/T 18015.8-2017 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 第8部分:具有1200MHz及以下傳輸特性的對絞或星絞對稱電纜 工作區布線電纜分規范
SJ/T 11704-2018 微電子封裝的數字信號傳輸特性測試方法
GB/T 15972.44-2017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4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截止波長
YD/T 1607-2016 移動終端圖像及視頻傳輸特性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
GB/T 15972.48-2016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8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偏振模色散
YD/T 627-2012 數字交換機數字中繼接口(2 048Kbit/s)參數及數字中繼接口間傳輸特性和測試方法
GB/T 15972.40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0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衰減
GB/T 15972.41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1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帶寬
GB/T 15972.45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5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模場直徑
GB/T 15972.47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7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宏彎損耗
GB/T 15972.49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9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-微分模時延
GB/T 15972.43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3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數值孔徑
GB/T 15972.42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2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波長色散
GB/T 15972.46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6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透光率變化
GB/T 15972.44-2008 光纖試驗方法規范 第44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 截止波長
YD/T 1607-2007 數字移動終端圖像及視頻傳輸特性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
GB/T 18015.5-2007 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 第5部分:具有600MHz及以下傳輸特性的對絞或星絞對稱電纜 水平層布線電纜 分規范
GB/T 18015.6-2007 數字通信用對絞或星絞多芯對稱電纜 第6部分:具有600MHz及以下傳輸特性的對絞或星絞對稱電纜 工作區布線電纜 分規范
GB/T 15972.4-1998 光纖總規范 第4部分: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試驗方法
GB/T 7609-1995 電信網中脈沖編碼調制音頻通路傳輸特性常用測試方法
SJ/T 10609-1994 電視視頻傳輸特性測量儀技術條件
SJ/T 10610-1994 電視視頻傳輸特性測量儀測試方法
GB/T 5438-1985 單聲和立體聲節目傳輸特性和測量方法
檢測優勢
檢測資質(部分)
檢測流程
1、中析檢測收到客戶的檢測需求委托。
2、確立檢測目標和檢測需求
3、所在實驗室檢測工程師進行報價。
4、客戶前期寄樣,將樣品寄送到相關實驗室。
5、工程師對樣品進行樣品初檢、入庫以及編號處理。
6、確認檢測需求,簽定保密協議書,保護客戶隱私。
7、成立對應檢測小組,為客戶安排檢測項目及試驗。
8、7-15個工作日完成試驗,具體日期請依據工程師提供的日期為準。
9、工程師整理檢測結果和數據,出具檢測報告書。
10、將報告以郵遞、傳真、電子郵件等方式送至客戶手中。
檢測優勢
1、旗下實驗室用于CMA/CNAS/ISO等資質、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證書。
2、檢測數據庫知識儲備大,檢測經驗豐富。
3、檢測周期短,檢測費用低。
4、可依據客戶需求定制試驗計劃。
5、檢測設備齊全,實驗室體系完整
6、檢測工程師 知識過硬,檢測經驗豐富。
7、可以運用36種語言編寫MSDS報告服務。
8、多家實驗室分支,支持上門取樣或寄樣檢測服務。
檢測實驗室(部分)
結語
以上為傳輸特性檢測的檢測服務介紹,如有其他疑問可聯系在線工程師!
















京ICP備15067471號-27